本书是苏联时期首部系统性研究中亚河流水文地理的专著,作者基于1930-1940年代的水文观测数据与实地考察,重点分析了中亚地区(涵盖阿姆河、锡尔河、楚河等流域)的径流形成机制、水文特征与地理环境关联性,并提出适用于水利工程设计的经验计算公式。书中突破传统水文描述模式,强调水文过程与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分析,为当时中亚大规模水利建设(如灌溉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采集时间 | 2025/07/01 - 2025/07/31 |
---|---|
采集地点 | 中亚 |
数据量 | 37.2 MiB |
数据格式 | .PDF格式 |
数据空间分辨率(/米) | 无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无 |
坐标系 | |
投影 | 无 |
作者(编委会):В. Л. 舒利茨(В. Л. Шульц) 出版社: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географиче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出版地:莫斯科 出版年:1949年 页数:194页 语种:俄文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文献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馆藏文献,中心将本书电子化后存储,已完成OCR识别,数据加工过程依据国家标准《GB/T 31219.2-2014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加工规范》,完全遵照《全苏地理学会会刊(新系列·第8卷):中亚河流》的数据信息,未改动删减。
对收集到的《全苏地理学会会刊(新系列·第8卷):中亚河流》进行电子化加工处理,按照国家标准《GB/T 31219.2-2014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加工规范》要求,未改动删减《全苏地理学会会刊(新系列·第8卷):中亚河流》的数据信息,数据质量可靠。
# | 编号 | 名称 | 类型 |
1 | PT2406 | 中亚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 其他 |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20250501903(XJLASRU70026180).pdf | 37.2 MiB |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830011, 电话: 0991-782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