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Dataset %T 木本植物引种技术手册 %J 干早区生态与资源科学数据中心 %I 干早区生态与资源科学数据中心(data.dcxjegi.cn) %U https://data.dcxjegi.cn/portal/metadata/d5c158f5-b31c-41bb-8bd1-1a2bcda75ff7 %W NCDC %R 10.12389/ariddc.00990 %A 贺晶晶 %K 木本植物; 引种; 技术手册; 干旱区适应性 %X 本专著可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引种技术与物种筛选,重点介绍从东亚、北美、欧洲等地引入的 137 种木本植物(如刺槐、沙棘、美国皂荚等),详述其种子处理、苗期培育及定植方法。研究发现,干旱区引种需优先选择根系发达、叶片角质层厚的物种,如小叶杨和白榆,其成活率较本地物种高 20%-30%。第二部分分析引种植物的生态表现,揭示不同地理来源物种的适应性差异:东亚物种(如蒙古栎)在耐寒性上表现突出,北美物种(如美国梧桐)更适应极端高温,而欧洲物种(如欧洲赤松)在土壤贫瘠条件下生长缓慢。实验数据显示,引种 10 年后,65% 物种可自然越冬,32% 需简易保护措施。第三部分探讨引种对本地生态的影响,指出合理混种模式(如乔木-灌木-草本三层结构)可提升群落稳定性,降低土壤蒸发量 25%-40%。研究还发现,引种物种28种表现出入侵潜力,需长期监测其扩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