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Dataset %T 2014年乌兹别克斯坦土地覆被野外调查数据集 %J 干早区生态与资源科学数据中心 %I 干早区生态与资源科学数据中心(data.dcxjegi.cn) %U https://data.dcxjegi.cn/portal/metadata/4c11e279-c16e-480b-85e3-4f819815bdeb %W NCDC %R 10.12389/ariddc.00266 %A 陈曦 %A 周启鸣 %K 野外调查; 地面验证; 土地覆被 %X 本数据集是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的目的是为确认高清影像的土地覆被分类结果、验证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系统的可行性和获取影像数据无法提供的一些内容,比如植被类型、土壤属性等;数据集包含调查点照片、原始调查记录表(英文版图片)和整理后的调查记录表(中文版电子表格)。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规划设计调查路线(详见《野外调查工作规范》),由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水问题研究所组织科研人员依照提出的采样标准和采样点位进行野外实地验证填表和现场照片拍摄,最后由中方人员整理出结果。设计野外验证点共41个,实际调查点34个,C1-C7属于禁区,没有进行调查。调查表中记录了规划设计调查点的编号、土地类型和规划线路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实际调查点的经纬度、海拔、土地类型、地形地貌类型、植被类型、土壤覆盖情况等信息。每个调查点有4张现场照片,照片本身带有GPS信息,照片分辨率180dpi,清晰度一般。《野外调查工作规范》讲述了应遵循的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系统(含表)、野外调查工作流程,规划设计了调查路线,包含采样点位、坐标值和调查路线分布图,以及调查表样式和填写规范等。作为辅助文件保存在“辅助文件”文件夹中,以帮助用户了解数据集实体的形成过程和来源情况。